寒假生態探索營
士箱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《寒假生態探索營》實施計畫
- 學習目標
- 認識新北市多元生態環境特色,走讀新北鄉土。
- 體驗雙北便捷交通網,以火車、捷運、步行到達學習場域。
- 藉由生態教育,培養尊重生命、愛護生命、珍惜萬物之情操。
- 日期:109年2月4日(二)
- 地點:新北市中和區復興國小
- 活動流程:
時間 | 活動內容 | 備註 |
8:35~9:40 | 樹林火車站後站1樓門口集合搭乘8:45區間快車
台北站轉乘捷運淡海線 古亭站轉南勢角線 景安站下車步行約500公尺到達復興國小 |
1. 校友自行前往後火車站集合
2. 安親班學生8:00到校,集體前往 |
9:40~10:20 | 牛埔山與復興國小校園尋旅 | |
10:30~12:00 | 生態課程介紹與環境踏查 | |
12:00~13:30 | 午餐、聯誼與休憩 | |
13:30~14:30 | 生態探索闖關 | |
14:30~15:00 | 蝴蝶熱縮片製作 | |
15:10~ | 大合照 整裝返校 | |
17:00 | 樹林火車站~後站廣場 |
五、課程設計單
課程名稱 | 萌蟲變彩蝶-認識蝴蝶生態 | 授課教師 | 呂晟智老師、應雅鈴老師 |
日期 | 109年2月4日(二) | 時間 | 10時30分~15時00分 |
地點 | 中和區復興國小 | 適合年級 | 國小一~三年級 |
課程簡介 | |||
一、教材準備:
電腦與投影機、闖關學習單、熱縮片、彩虹筆、細簽字筆,剪刀、打洞機、烤箱 二、學習目標: (一)認識蝴蝶的構造、生活史、天敵以及避敵方式。 (二)認識生活周遭常見的蝴蝶與寄主植物。 (三)了解蝴蝶等昆蟲與環境、人類的關係。 三、活動內容: (一)萌蟲變彩蝶-蝴蝶生活史大觀園 1.蝴蝶和許多昆蟲一樣,具備完全變態的生活史,從卵、幼蟲、蛹到成蟲,成蝶羽化後會進行覓食、躲避天敵、求偶、交配、產卵等過程。 2.蝴蝶的身上具備複眼、觸角、虹吸式口器、翅膀、氣孔等有別於人類的構造,這些構造與生存上的適應有著非常密切的關連。 3.蝴蝶的天敵包括捕食性天敵以及寄生性天敵,為了躲避這些天敵,蝴蝶利用保護色、建築蟲巢、具備毒性與警戒色、假的眼紋觸角、吐出臭角等多樣的方式來保護自己。 (二)蝴蝶就在你身邊-認識8種市區郊區的常見蝴蝶 1.花鳳蝶-市區最常見的鳳蝶,以柑橘類植物的葉子為寄主,幼蟲會吐出黃紅色臭角,小齡期幼蟲還會偽裝成鳥糞狀,十分可愛。 2.藍灰蝶-校園、公園或綠地的草原上的常見蝴蝶,幼蟲取食酢漿草,體型雖小,但有美麗的藍色光澤。 3.方環蝶-20年前乘著貨輪或漁船來到台灣的外來種蝴蝶,成蝶顏色跟枯葉類似,幼蟲長著長長的白毛,喜歡取食竹子葉片,卵是白色且具有明顯紅斑,看起來像糖果一樣。 4.網絲蛺蝶-長得像地圖一樣的蝴蝶,幼蟲頭上和頭上有四把宛如彎刀一般的肉棘,喜歡取食各種榕樹的葉子,蛹的形狀彷彿乾枯的榕樹葉,有很好的保護色。 5.青鳳蝶-藍黑色相間的斑紋,看起來很像是運動品牌NIKE的標誌,這是告訴天敵飛行快速的顏色記號,這種蝴蝶的幼蟲喜歡取食樟樹的葉子,綠色的幼蟲和蛹停棲在樹葉上時具有很好的保護色。 6.黑星弄蝶-卵彷彿草莓奶油蛋糕一般的花紋,幼蟲喜歡取食棕櫚科植物的椰子,因為都市內常常見到各種棕櫚科的園藝植物,所以黑星弄蝶也成為都市常見蝴蝶,幼蟲會築蟲巢躲避天敵。 7.靛色琉灰蝶-黑白相間的小小灰蝶,幼蟲可以取食龍眼、玫瑰花等植物的嫩葉或是花朵,而且吃了紅色花朵就會變成紅紅的顏色,十分可愛。 8.遷粉蝶-以遷徙而聞名的蝴蝶,幼蟲以阿勃勒等豆科植物為食,卵是細長的紡錘型,如果寄主植物長出嫩葉,可以看到一大堆遷粉蝶的幼蟲取食。 (三)蝴蝶植物對對碰-認識植物與蝴蝶的家 1.寄主植物定向活動以校內的綠色隧道及郭農球場為活動場地,由本校蝴蝶園小志工擔任小隊輔,將學生分成6組,每組學生及小隊輔都有一張闖關學習單,在20分鐘內找尋活動場地內的蝴蝶寄主植物,寄主植物上面掛有通關密語,紀錄了寄主植物的名稱以及取食的蝴蝶名稱,各組要確實將名稱填入闖關學習單內,速度最快且正確度最高的前三名隊伍可以獲頒小禮物。 2.探訪蝴蝶的家-實地踏查校內蝴蝶出現的寄主植物與蜜源植物環境,並了解蝴蝶的生存依賴寄主植物與蜜源植物的健康,只有一個不受到汙染的自然環境,蝴蝶才能生生不息的生存下去。 (四)把最愛的蝴蝶縮小吧!-蝴蝶熱縮片繪製 學生選擇今天認識的最喜歡的一種蝴蝶,透過白紙繪製草稿後,畫在熱縮片上,並寫上蝴蝶名稱,透過剪裁與烘烤,變成一個精美的鑰匙圈紀念品。 |